迷因係流行文化,攞嚟觀察民眾口味動向就啱哂。
台灣人普遍對黑色幽默、英式笑話敏感度較高,不需多作文字上說明,就搵到笑點,所以用養豬嘅方法係行唔通,唔可以求奇搵嘢餵。香港大眾就易處理好多,只要題材圍繞兩性關係、懷舊童年本土,或者挑起矛盾(例如:世代之別、文化衝突、日常生活習慣等等),配合矯情同煽動性嘅文字,基本上就會紅。佢哋就會出哂水,然後Tag哂親朋戚友,乞社會上完全得不到可憐、微薄嘅認同感,你睇果堆乜page物page嘅訪問片就明。
但佢哋咁鍾意睇,我偏唔成日出,餵飽就唔會日日返嚟,呵呵。
#ss
法醫。屍體。解剖室:犯罪搜查216問
終於完食😂
哩本書個作者係個醫生,本書分咗五個篇章,但對我嚟講就分咗四個部分(外傷、毒物、法醫鑑證、天馬行空嘅問題)
我自己高中冇讀bio,對於外傷嗰part其實唔係好明,但後面嗰啲部份比較易理解,相對上有趣。
其實本書開咗好耐,但我用咗好多時間睇,最主要係資訊量大,要稍微理解吓先得。
如果你本身有寫開推理小說/想寫推理小說嘅人,因為哩本書可以用嚟做工具書。另外,如果純粹想嚟睇完就用嚟反駁啲膠劇情,哩本書可以幫你打開新世界。如果對屍體鑑證方面想了解多啲,哩本書都可以為你提供基本解答。
當然,唔好睇完哩本書就用入面啲橋去害人啊。仲有,有病睇醫生,唔好以為睇咗哩本書可以能醫百病🙈😂。 https://mastodon.social/media/OW9-ghV0Nicbk1zFz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