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逛旧书市,看到有卖六四的书,便拿起来翻看起来,这家店铺的老板是一个看起来得有六七十岁的老人。看我翻看后,边招呼我过去,偷偷拿出一叠旧报纸,展开后,里面是六四前一个月内各家媒体关于此事的报道摘录。
因为是在小城市的旧书市,所以里面的政治类书籍很多,有港台记者写的六四纪录,有各种揭秘江泽民,胡锦涛秘史等等等等。有些内容也颇有如今的听床师的风格(笑)。
交谈中很多店家也颇为无奈,很多内容明令禁止拿出来卖,有些内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中一个老板讲“比如这几本港版的金瓶梅,想发到玩旧书的小圈子微信群里,看看有没有人想收,结果图片根本发不出去”。
联想到去年孔夫子网对于旧书上架也设要求了,之前很多处于灰色地带的书更加难以流通了。真的觉得有必要对旧书进行一种“抢救”了。在几十年前,中国也有一段图书出版相对自由的年代,没有版号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自己写书自己印刷出版。这段时间里也出现了很多如今也值得一读的书籍。还有很多早已不能在重印的书,如对易经的一些解读,也已经绝版,如今可以买到的只剩下官方允许的解读方向。其实民间很多解析要胜过很多的。
如今持有旧书较多的,也多为老人了,很多数量稀少品相良好书可能就止步于此了。但是这些书籍应该是作为人类的财富被记录下来的,不该在任何一个政权的强权压制之下被禁止流通并被人遗忘。禁止流通的图和被焚烧了的书又有什么区别呢?
打算这几天研究研究怎么扫描并上传扫描版本到zlibrary上面,把我手头里面一些没人上传过的旧书上传一下。再去问问旧书摊老板还有没有什么禁止售卖的图书,借来或者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买下来扫描一下。
真得希望家附近有旧书市的其他象友也能尽力所能及的努力抢救一下,否则很多书籍真得要止步于这个时代,持有者也将成为读过这本书的最后一代了。
一个身边转码朋友被已入行码农煤气灯的例子,推荐给还在转码的朋友看
身边朋友的经历,我改一些细节大概发一发
因为我转码成功了嘛,所以就带动了身边几个朋友。其中一个朋友自学前端ing然后积极地去找mentor,辗转就联系上了一个现役码农。总结一下这位就是typical好学生,一路顺风顺水读的也是cs专业,打工的也是一路大公司
两人约了个饭局,我朋友兴高采烈地去求经验了,结果这位老兄上来劈头盖脸一顿骂,总结中心思想就是:没读过cs的没资格转码,我花了18年读理工你们文科生没资格跟我们在一起写代码,甚至还抛出了前端比后端难这种奇葩言论
我朋友从那个局回来以后整个人都nie了,跟我约了个咖啡,我才知道出了这种烂事
就,转码的同学不要盲目迷信现役码农,里面好多目光短浅神智不清的,而且关键这批人里面gatekeeper一大批。到我现在入行半年多了,我都经常看到有这种人,以背景judge人,或者他自己入行之后就做一点很窄的东西,对行业的认识很片面。写码真的是个很宽泛的行业,而且随着传统行业It化,机会越来越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除了写码有其他专业和行业背景积累)的机会越来越多。我可以说,转码选手甚至是有更多优势的,因为你一定是在另外的岗位或者行业有积累,再配合写码,在很多中小型公司里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这个行业里很多人有种莫名其妙的思维定势,就是非大厂不可,非FLAG不去,你在网上看到声音最大的就是这批人。实际上整个科技行业90%都是普通的公司,普通的人在干普通的活。非要挤上塔尖的人生是痛苦和狭隘的。希望各位转码的同学都可以做一个快乐的小码农。
@Gooboo 光从免费的样本数据里就找到了几百例自杀,几十个浮尸案,还有爷爷强奸3岁孙女,幼儿园强奸案,铁链女的相似案件,每一件案子都会微博热搜的案件,这样的案子不知道还有多少 https://www.reddit.com/r/real_China_irl/comments/vq7xi0/
星星之火
一早看到资助三年学费的女孩子考出556,高于理科一本55分的好成绩,我几乎泪盈于睫。多少孩子上着城里重点,家长全力服务,自己也聪明刻苦才能考到这分数,而云南农村的女孩子考到这分数太不容易了。另一个朋友资助的孩子上了600。我们这班朋友每年都在助学,往年上二本的都算很好,上专科线就可以高兴“改变命运”了。今年上一本线的好几个,一位朋友资助学生里有八个上了专科本科线的。不知道这是否体现宁蒗女生素质和学业水平和其他地区逐渐拉近的趋势。
我们的一个朋友一直专注该地助学,有可靠的老师和学校对接,有这样可靠高效的渠道,我们星星点点的力量,汇入“早餐计划加牛奶鸡蛋”,“六一节加餐杀猪”,和针对女生的“卫生巾”,“初中高中学费”等项目里。虽然都是杯水车薪,但是孩子们因此和远方联系在了一起,想必会想去更远处吧。
转嘟狂魔,不建议关注。恨中国,恨中国人,不建议关注。